close

這幾天在媒體上看到久違的苦苓重出江湖,心裡有那麼一絲絲地為他感到高興

因為台灣充斥了太多速食文學,情情愛愛說了一堆,看不到有養分的文章,覺得自己的心就快死了,

這種匱乏感讓我轉移注意力到電影上面去尋找溫暖,至少好電影裡頭總會有好故事發人深省

而我的腦波最近接受到最強的訊號是---如何在慾望無窮的人生,找到生活中的富足感


苦苓在專訪中提到,在他離開的八年,當起了雪霸國家公園的森林解說員

在大自然裡,他過起了減法生活,也體認到生命是可以用"死去.活來"這四個字輕描淡寫的帶過

他說有一個人如果十多年都沒有聯絡沒有消息就是不存在的,

但是如果有個人你總是會想起他,雖然沒有聯絡沒有見面,他卻住在你心裡,他就是存在著的,

活著不代表存在,死亡並不代表離開

我想,生命的意義不只在於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而是要快樂的活著,離開後讓人想到你的時候嘴角帶著一抹微笑

只是,苦苓的快樂比別人的快樂便宜

因為他不需要豪宅名車去滿足自己,不需要功成名就去證明自己,

只要在森林裡有人喜歡聽他的說話,過著沒有收入但是有含吃住的森林解說員的簡單生活,就很滿足

我想,這是過往擁有豪宅名車的他所沒有的富足感


說到富足和富有,讓我聯想到這兩部電影: The Bucket ListLast Holiday

一路玩到掛.jpg        

一路玩到掛 The Bucket List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庭美滿卻從年輕打拼到老的黑手和一個性格偏執只在乎賺錢的億萬富翁在生命終點前的相遇,為了不讓自己帶著遺憾離開人世,倆人決定帶著各自的人生清單一起展開圓夢之旅,在旅途中,培養出患難與共的深厚友情.

這部片的詳細劇情我其實已經忘的差不多了,依稀記得,富翁過得並不快樂,黑手雖不富裕卻擁有愛他的家人和優秀的子女,唯一的缺憾是年輕時為了家庭犧牲掉自己想要完成的夢想,在死之前,單純的想要圓夢,而富翁的經濟條件可以幫他完成這些事情. 而富翁,卻在面對死亡之前覺得迷失,畢竟已經擁有了世人所羨慕的一切,卻活得空虛,生活不美麗,他的人生走到這裡,反而是要去尋找讓自己可以單純地快樂的事物...


lastholiday.jpg

終極假期 Last Holiday

這故事的腳本也很簡單,就是被醫生誤判得了不治之症過沒幾天就要掛的女業務員,決定趁死之前花光所有積蓄,好好享受人生.

假期中在高級飯店裡遇到了公司最高層的老板,從女主角不顧一切放開自己享受假期美食,真誠對待所有人的態度去反觀富人擁有一切卻要斤斤計較,因為強烈的控制慾導致失去友情愛情和家庭,最後,還是不快樂到爬到樓頂想自殺,

看到片尾,不禁要問: 富足和富有,你要的究竟是什麼?


富足,是一種精神上的不匱乏感

這和擁有多少物質和金錢沒任何關係

當你想要住更好的房子相對的你要承擔房貸壓力

當你想吃美食的同時,同時你要準備接受精緻料理可能對身體產生的負擔和額外增加的開銷

當你羨慕有錢人擁有名牌名車住豪宅開公司的時候,要知道他們可能有大筆資金周轉的問題

世界上有很多的不滿足,就是因為想要的太多得到的太少

所以我很推崇苦苓說的減法哲學,面對慾望的時候,好好的去省視自己究竟是必要還是想要

不開心的時候要去想自己擁有了什麼,不要去看自己所缺乏的,

有些東西本來就不該屬於你,強求只會讓自己不開心,何必讓自己陷入在無止盡的想望迴圈裡?

要快樂,態度和心念就要轉換,

人生,也才會跟著轉變


P.S. 這禮拜有關中女兒墜樓身亡的新聞,又看到苦苓的專訪,才想把這些假道學的東西寫下來,這樣也算是有感而發吧? 就當作是自己在家當宅女看一堆電影難得返饋些微心得的家庭作業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綺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